抱歉,您的浏览器无法访问本站

本页面需要浏览器支持(启用)JavaScript


了解详情 >

blaire

👩🏻‍💻星洲小课堂 SinClass

对话系统之所以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,很大程度是因为没有一个可以准确表示回答效果好坏的评价标准。对话系统中大都使用机器翻译、摘要生成领域提出来的评价指标,但是很明显对话系统的场景和需求与他们是存在差别的.

1. 评价指标*概览

对于某一轮对话而言:

可使用响应的适当性、流畅度、相关性;

对于多轮对话而言:

关注流畅性、对话深度、多样性、一致连贯性等指标

对于整个对话系统:

我们则希望他可以涵盖更多的话题、回复真实可信等等。

这些都是我们想要对话系统所拥有的能力,但是往往在一个具体的任务中我们只能关注某一项或者几项指标,这里我们主要针对开放域生成式对话模型的评价指标进行总结。

2. 词重叠评价指标

首先来看词重叠评价指标,他们认为有效地回答应该和真实回答之间存在大量的词重叠
(但是对话系统的答案空间往往是发散的,也就是一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两句话,这种情况下该评价指标效果不好),也就是说这是一个非常强的假设。(以下环节中r表示真是响应,r^表示系统生成响应)

3. BLEU

该评价指标有IBM在2002年提出,参考论文“BLEU: a Method for Automatic Evaluation of Machine Translation”,常作为机器翻译系统评价指标。其实就是统计生成响应和真实响应中的n-gram词组在整个训练语料中出现次数。公式如下所示:

<img src="/images/chatbot/chatbot-12.1.jpg" width=“400” /img>

ROUGE : 该指标常用于文本摘要领域
METEOR: BLEU 的升级版

4. 词向量评价指标

上面的词重叠评价指标基本上都是n-gram方式,去计算生成响应和真实响应之间的重合程度,共现程度等指标。而词向量则是通过Word2Vec等方法将句子转换为向量表示,这样一个句子就被映射到一个低维空间,句向量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其含义,在通过余弦相似度等方法就可以计算两个句子之间的相似程度。使用词向量的好处是,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答案的多样性,因为这里大多采用词语相似度进行表征,相比词重叠中要求出现完全相同的词语,限制降低了很多。

5. perplexity困惑度

perplexity是语言模型中的指标,用于评价语言模型的好坏,其实就是估算一句话出现的概率,看一句话是否通顺。也经常会在对话系统中出现评价生成的响应是否符合语言规则,计算方法也很简单,如下图所示:

<img src="/images/chatbot/chatbot-12.3.jpg" width=“400” /img>

所以当我们使用tf.contrib.seq2seq.sequence_loss()函数计算模型loss的时候,perplexity的计算就显得很简单了,直接对计算出来的loss取个指数就行了,命令如下所示:

1
train_perp = math.exp(float(mean_loss)) if mean_loss < 300 else math.inf

现在我训练的对话系统,一般都只是用了perplexity来评判模型的效果,最终perplexity可以降到20左右(越小越好,说明越接近于自然语言)。

6. 人工指标

最后说一下人工评价,首先来讲,上面说了这么多的评价指标,并没有一个可以很好的解决对话系统的问题,就像“How NOT To Evaluate Your Dialogue System”论文中说到的那样,当下的这些评价指标都跟人工评价成弱相关或者完全没有关系,相关程度跟具体的数据集有关。

以下摘自徐阿衡的回答:

  • 在闲聊性质的数据集上,上述 metric 和人工判断有一定微弱的关联 (only a small positive correlation on chitchat oriented Twitter dataset)
  • 在技术类的数据集上,上述 metric 和人工判断完全没有关联(no correlation at all on the technical UDC)
  • 当局限于一个特别具体的领域时,BLEU 会有不错的表现

随着发展,还逐渐有了一些别的评价方法,比如使用GAN网络来评价生成的回复是否跟人类回复相似等等。。。

Reference

Comments